2.了解“无声”的意义。
一位大学老师上完课后,一个学生上前询问问题。一开始,这个学生就说:“老师,您讲得真好,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课。”当时,老师不说话,学生看老师没有反应,就提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,老师就帮他解答。其实,老师对于学生的赞美不予反应,一是不想滋长学生恭维他人的习惯,二是不使自己因此而傲慢。看来,“不反应”很多时候是对双方德行的保护。作为父母,我们也应该了解这一点。
3.有时无声强过争辩。
生活中,也许有人不懂如何使用恰当的言语,经常在不合适的场合说不合适的话,如果我们直接否定,会使当事人没有面子,也会破坏气氛。所以,最好选择无声的回应,要么干脆沉默,要么面无表情,要么用比较严肃的表情对应,这样既维护了大家的尊严,又暗示了对方。
4.无声也要有度。
无声的目的是暗示对方,当对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,就可以出声了。因为过度的无声,也会适得其反,如果使气氛过于僵硬,反倒起不到启发和暗示的目的。
『教子参考』
父母和孩子相处同样该无声时就无声。
1.善用表情。
有一个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,在台上他比较紧张,但并没有出什么差错。当他表演的过程中突然看到台下的父母,当四目相对的时候,父母不断地点头,微笑着竖起大拇指。孩子一下子受到鼓舞一样,全身放松,最终成功地结束了表演。所以,作为父母,很多时候不一定要说,可以很真诚地表示出来,孩子一样能感受到。